(二)传统储运对现代物流的继承性和改造的艰巨性
传统储运如加工、配送、包装、货运代理等有着向现代综合物流发展的先天条件和业务的继承性,这与完全进入一个陌生的领域是不同,可以在原有业务的基础上通过技术的注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原有资源和互不相同又相互关联的功能进行有效的整合,实现较大跨越。发达国家的现代物流企业也都是在原有仓储运输的基础上发展和建立起来的。
1、生产与物流相互依存。我国工业生产中,物流所占用的时间几乎为整个生产过程的90%,物流费用占商品总成本的比重,账面反映为40%,全社会物流费用支出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9%,而美国物流费用支出仅占其国民生产总值的9%,且呈下降趋势。我国的物流还有广阔的空间。
2、生产企业对物流的重视从营销策略到营销战略。专业化分工导致对市场专业物流的需求加大。许多生产企业为使产品较大限度地满足消费者需求,将主要精力用于企业核心能力的开发,如新产品和技术的创新等,开始尝试将本企业的物流业务整体转交给物流企业来承担,希望通过专业分工协作提高运行效率。由专业物流企业设计物流方案并提供产品促销、仓储、加工、配送、信息等一条龙、全过程物流服务。物流产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3、观念上的问题。多年来,中国崇尚自力更生的信条,企业办社会是普遍现象,许多生产企业仍热衷于自营物流方式。调查显示,生产企业53%,商业企业39%有车队;生产企业59%,商业企业44%有仓库,汽车空驶率高达37%。在物流中淘金成为众多生产企业的选择。
4、社会化物流水平低。由于物流知识普及不够,一方面生产企业对第三方物流认识不足;另一方面,社会化的物流企业服务水平不高,功能单一,经营规模小,而物流企业自身的包袱导致所提供的服务价格居高不下,这也是制约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的重要原因。
因此,概括地讲,中国需做第三方物流市场的培育和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培育,两者只有互动,共同培育,才能形成健康的中国的第三方物流市场。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和各省市**已开始认识到物流对于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投资环境和提高地区经济和工商企业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的重要性,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一项涉及经济全局的战略性问题来抓。把发展现代物流作为经济腾飞的重要措施和支撑点之一。可以说,当今中国,现代物流已经走到了经济发展的前台,成为了社会的热点,这是因为:
*三个消费群体收入低,实际上就是以农民为代表的农副产品的物流配送。农产品本身就是低附加值,且地域辽阔,组织成本高。物流价值占10%,物流量占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