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原材料的采购开始,便要求有相应的物流活动,将所采购的原材料到位,否则,整个生产过程便成了无米之炊;在生产的各工艺流程之间,也需要原材料、半成品的物流过程,实现生产的流动性,就整个生产过程而言,实际上就是系列化的物流活动,合理化的物流,通过降低运输费用而降低成本,通过优化库存结构而减少资金占压,通过强化管理进而提高效率等方面的作用,使得有效达到促进整个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
物流把商品及时送到批发商、零售商和用户手中,二战期间,美国从军事需要出发,在战时对军火进行的供应中,首先采用了“物流管理”(Logistics management)这一词,并对军火的运输、补给、屯驻等进行全面管理,二战后,“物流”一词被美国人借用到企业管理中,被称作“企业物流(Business logistics),企业物流是指对企业的供销、运输、存储等活动进行综合管理。
行业地位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物流产业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通过物流产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2001-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9-2013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2013年,中国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可比增长8.5%,增幅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